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市政工程协会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行业资讯
湖北日报:湖北建筑业,如何破瓶颈追江浙

发布时间:2018-07-18  来源:湖北日报  点击率:

总产值跨万亿已四年,目前规模仅为江浙的一半——
湖北建筑业,如何破瓶颈追江浙

  记者调查

  以中建三局为代表的湖北建筑业,早已名扬全国。2014年,全省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17年达13391.23亿元,同比增长12.89%,继续保持全国第三、中部第一。按计划,到2020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将年均增长12%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成绩来之不易,但湖北建筑业目前还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如何破解难题,迈向高质量发展?

  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怎么办?
  不结清不准上新项目

  建筑企业所承受的压力非常大。目前,我省建筑业企业总数突破2万家,还有外省市的建筑企业也在湖北开展业务,竞争激烈。“有些项目能保本就不错了。”湖北广建建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工程要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现场管理人员和农民工工资不能拖欠,建材价格涨幅过高,很多成本没法降下来,保本基本就等于亏损。

  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均需提前预付,资金占用率较高。实际中,施工企业垫付工程款的现象仍然存在,由此也引发了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施工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们应收工程款及保证金约有3个多亿。”湖北安德广厦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按经验,工程竣工验收后至少2-3年才能拿到工程款,这严重占用了公司的流动资金,影响了正常经营和发展。

  即便是央企、国企也不能幸免。“一些应结未结、久拖不决的工程项目成了‘老大难’,现有的工程结算制度真该改革了。”中铁十一局有关负责人也感同身受。“政府有责任为企业卸掉不合理的负担。”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近期出台的《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建筑业改革发展的二十条意见》,规定禁止违法擅自设立保证金,建筑业企业可以以现金、银行保函、保险公司保单或者担保公司担保的形式缴纳各类保证金。今年,人保财险共为我省45家建工企业签发各类建设工程履约保证综合保险保单,帮助企业累计免交保证金4.9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受理拖欠工程款的项目115个,解决拖欠工程款6.748亿元。同时,我省正在推动深化工程结算制度改革,未完成竣工结算的项目,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和产权登记,对有拖欠工程款行为的建设单位不批准新项目开工。从今年10月1日起,建设周期超过2年以上的项目,应按照经验收合格的分部工程,同步完成进行过程结算。2020年开始,所有工程项目实行工程价款按分部工程过程结算。

  没抵押、融资难、融资贵怎么办?
  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

  今年,各金融机构总部在信贷额度控制上较往年要紧,融资难、融资贵成了建筑企业心头之痛。

  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想转型进军节能环保产业,去年公司增持一家新能源投资公司,与宜昌高新区签订了一项地热能源投资协议,总投资10亿元。“这个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以为融资不难,可是找了多家银行都没成。”益通公司负责人说。融资需要相关资产做抵押,但新能源投资公司设立不久,没有土地房产可以抵押。去年底,公司与中交二航院合作,共同投资开发宜昌沙河片区地热能源,也遇到类似问题。“建筑业本来就是轻资产的行业,可供抵押的物品少。”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理财分析。多数银行的提款条件是以不动产为抵押,目前入围银行担保的中介机构很少,且基本不为民营建筑企业担保,导致企业有授信、难提款,目前公司的授信用信率仅为50%左右。此外,银行执行的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多为1年,而工程建设通常需要2-3年时间才能办理决算,常常是贷款到期了,工程款还没支付,为保持企业的信用,无奈借用过桥资金还贷,既增加了财务成本,又造成阶段性资金链紧张。

  对此,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建筑业改革发展的二十条意见》中,已明确允许建筑业企业以建筑材料、工程设备等作为抵押进行反担保。我省建筑业企业在省内外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凡符合信贷政策和贷款条件的,凭建设、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施工许可证,可在我省的开户银行申请贷款。7月11日,省住建厅、省政府金融办联合举办湖北建筑业银企对接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参与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难怎么办?
  破除体制性壁垒加大培育力度

  我省建筑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然而,相对央企、国企,以及江浙民营企业,我省的民营建筑企业发展明显落后且有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

  如中建三局2017年完成营业收入1718亿元、同比增长17.5%,在高端房建领域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商业模式正由单一的建造向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模式转型,经营区域由国内向海内外一体化转型,是我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浙江的宝业集团,去年现金流超过350亿元,纳税20.47亿元。宝业集团仅在湖北就布局有青山、蔡甸、襄城、宜昌、葛店5个装配式建筑智造基地,到明年就将有3个建成投产。

  面对这些强手,湖北本土民营建筑企业压力山大。“技术、资金都不如央企、国企,民营企业想参与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很难。”湖北三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2017年全国建筑业前两名中,江苏建筑业总产值27955.9亿元,增长8.4%,浙江建筑业总产值27236亿元,增长9%。湖北建筑业要想更进一步,不仅发展速度要更快,在发展质量上也必须更高,央企、国企要领头,民营企业也不能拉下。

  对此,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加大对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以中建三局创新发展为引领的湖北建筑企业“十大品牌”、建筑业20强、装饰装修10强和勘察设计10强企业,着力培育湖北工程总承包20强、全过程工程咨询10强、建筑全装修10强企业。

  对民营建筑企业,则要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壁垒,禁止设置限制、附加条件和禁止歧视性条款。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可以结成战略联盟,发挥在不同地域、专业领域的比较优势。同时,我省提倡各地在年度建设项目计划中,明确一定数量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标段,鼓励本地骨干建筑业企业采用联合体投标方式参与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省住建厅目前正围绕“引导企业实行资产重组,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积极牵线搭桥。

  • 湖北省市政工程协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