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市政工程协会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行业资讯
十堰:加快推进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8-08-14  来源: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  点击率:

8月8日,笔者在丹江口市了解到,该市六里坪镇、丁家营镇、土关垭镇、盐池河镇、石鼓镇、蒿坪镇、均县镇、龙山镇、官山镇、凉水河镇等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已完工通水,出水水质均由原来的一级B提升到了一级A以上。

十堰市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为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截至“十二五”末,100个乡镇已建成74座污水处理厂,并在国内率先实行市场化托管运营,为南水北调水质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按照省委、省政府“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全面启动2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和6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出水水质由一级B提升到一级A标准以上。

根据省政府要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取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方式,每个县打捆招标一个PPP社会资本方,但是十堰市相比省内其他市州有特殊性。一是十堰市新建项目仅有23个,其他的多数是提标升级项目,体量较小,难以吸引有实力的专业污水企业参与PPP投标;二是PPP招标的前提是清算并收回托管运营权,原有托管企业退出,可能造成政府单方面毁约,面临索赔等法律风险。一旦新旧企业因利益不能满足,均会把责任推给政府,造成旧企业不走、新企业进不去的尴尬局面,甚至形成污水处理失控局面。由于执行上级政策与地方实际存在矛盾,各县市区不敢逾越“雷池”,工作推进艰难,连续两次省政府督查排名靠后,压力山大。

为突破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工作瓶颈,十堰市住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清甫通过深入思考后,创造性地提出“因地制宜、一分为二”的思路,结合地方实际,对新建项目少、体量小的县市区采取EPC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先开工,再逐步向PPP模式过渡,甚至延续到运营期结束;对新建项目多、体量大的县按照省政府要求的PPP模式推进。各县市区按照这一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实施路线,一举破解了束缚工作推进的政策难题,打开了工作局面。

为加快推进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工程,十堰市建立了“市级督办、县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市、县两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市政府将乡镇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作为近一个阶段重点督办检查的工作,建立排名通报和约谈问责机制。市政府分管市长亲自挂帅督办、现场调研,召开各类专题协调会10余次;市住建委组织专班、沉入一线,采取全覆盖督办检查,一月一巡查,两月一通报,层层传导压力,补齐工作短板。通过大力督办,该市85个乡镇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截至目前,已完工通水18个,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12个,设备安装12个,基础结构和管网施工43个。

  • 湖北省市政工程协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