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8 来源:中国建设报 点击率:
开辟新时代 实现新作为——
六大关键词解读新时代湖北住房城乡建设工作
近年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湖北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省建设,紧扣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着力念好“住、治、服”(住有所居、治理环境、服务经济)三字经,积极投身“三大攻坚战”,更快更实更优更严地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一:把握住有所居科学定位
坚持政府调控不松手。建立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省级会商制度,与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定期发布制度。从今年9月起,每月15日发布住宅及用地供应、交易、库存信息,营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武汉等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房地产市场整体平稳。今年1月~9月,全省商品住房销售519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销售均价5976.8元/平方米,同比上升6.6%,小于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总结推广武汉市住房租赁试点经验,在人口净流入大中城市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逐步提高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量的比例。目前,全省4个试点城市共筹集租赁住房10.4万套(间),还将新建、改建租赁住房201.5万平方米。
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重要作用。切实抓好资金归集、贷款发放、服务和监管四个环节,努力打造千亿级住房公积金。今年1月~9月,全省住房公积金呈现“两增一降”态势,新增归集住房公积金562.33亿元,同比增长14.07%;住房公积金提取额355.44亿元,同比增长17.69%;发放贷款258.11亿元,全省平均个贷率78.13%、比2017年年底降低3个百分点,总体处于合理水平。
筑牢城乡住房保障底线。今年2月,出台《湖北省城镇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为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2018年,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24.14万套。截至9月底,开工22.35万套,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2.6%。今年国家下达湖北省两批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共13.06万户,中央补助资金17.38亿元、省级补助资金5.22亿元,已开工11.1万户、竣工9.22万户。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宜昌市做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修订了《湖北省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指南》。组织各地申报省级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在全省选择200个小区开展试点工作,并在武汉市、宜昌市试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关键词二:美丽湖北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省政府相继在仙桃、钟祥、宜昌等地召开全省相关工作会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全面加强乡镇生活垃圾治理。全省已建成规范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40座、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599座、配置机动收运车辆2万多辆、配备保洁员13万人,形成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工作体系。今年,省级财政配套2亿元对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实行以奖代补,并争取省级发放政府债券20.5亿元用于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全面铺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制定了新一轮《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项目建设方案》,分基础型、提升型、精品型三种类型推进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项目建设,共有97个村列入首批省级示范项目培育名单。
关键词三: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开展“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制定了推进绿色宜居城镇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出台了《湖北省镇域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和《湖北省小城镇全域规划空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导则》,提升了城乡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
加快建设城乡规划体系,2020年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完成《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初步成果编制,在天门等市组织开展“多规合一”试点。构建以“全域、镇区、村庄”三个层次为统领的镇域规划编制体系,修订完善《湖北省贫困村规划导则》,制定《湖北省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导则》。
大力完善城市功能性设施。全省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50公里;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1个、在建9个。
积极推进城镇“厕所革命”。制定实施《湖北省“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已完成新改建城镇公厕1540座,占全年计划的59.32%。计划三年内完成7107座城镇公厕新改建,形成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服务体系。
关键词四:放管结合激发市场活力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放管结合。去年以来,相继取消受理行政许可事项3项,下放市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核准湖北自贸区内注册的企业行政许可事项5项,将全省房地产估价机构由许可调整为备案管理。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实施工业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拟订《工业建设项目5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审批改革工作方案》,已报省政府研究审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接“湖北政务服务网”,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网覆盖”。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建立厅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由11位厅级干部联系服务22家重点建筑业企业,帮助协调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提请省政府出台《促进全省建筑业改革发展二十条意见》,力争到2020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9万亿元,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建筑产业体系。
今年1月~9月,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882亿元,同比增长14.5%。全省建成投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21个、在建基地19个,新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项目35个、总建筑面积239.36万平方米,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今年,全省新增72个绿色建筑、总面积902.9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关键词五:扫黑除恶促进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成立了以厅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了《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行动方案》,召开了全系统动员会。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实现扫黑除恶线索周报制。今年9月中旬,组织9个督查组,由厅班子成员带队,对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强化线索摸排,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开展城区预拌混凝土行业治乱工作,对24家无证经营的预拌混凝土企业进行集中整治。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开展“黑中介”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房屋中介5071家、移交立案88家,及时向公安部门移交红润德、安逸之家等全国首例涉黑中介案线索,整治“黑中介”取得了良好战果。黄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黄石市规划局组织机关人员签订承诺书,聚焦涉黑涉恶问题,开展排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共摸排各类线索336件,其中195件涉黑涉恶案件移交省、市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面强化安全生产,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加强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今年前九个月建筑领域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关键词六:高位推进脱贫攻坚战略
自国家启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大别山片区的牵头单位,对湖北大别山片区给予有力指导、大力支持和倾心帮扶。近年来,安排协调支持片区各类城乡建设项目资金59亿元,指导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12.05万套(户)、农村危房改造12.88万户,片区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省委书记蒋超良领衔联系大别山片区,省长王晓东亲自调研督办,整合力量、强力推进,明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为牵头单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意见》,在片区组织开展了美丽乡村、“荆楚派”特色民居、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等不同类型试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红安县、麻城县确定两个示范村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排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为技术支持协作单位,在城乡建设“以奖代补”资金中各安排200万元支持资金,并将两村列入全省新一轮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示范项目。牵头开展恩施市“616”对口帮扶、兴山县定点扶贫工作,扎实做好云梦县红光村驻村帮扶、钟祥市九里回族乡“1+1”民族地区对口帮扶等各项工作,整合各方力量,共计统筹项目资金2亿多元,为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