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25 来源:楚天都市报 点击率:
和平大道南延(中山路—张之洞路)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北接和平大道、南连武金堤路,线路下穿武昌古城区老建筑群、黄鹤楼、京广铁路等,是贯通武昌沿江城市交通主干道和平大道的重点工程。
蓝色虚线为和平大道南延路段
记者日前探访获悉,目前该工程正进行管线迁改、南侧明挖段结构施工、始发井围护桩施工,下一步将进行始发井结构施工、北侧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盾构机制造及场内拼装等工作,为2020年4月盾构隧道始发做准备。
隧道效果图
施工最小净距不到一米
据了解,该工程路线全长3042.5米,明挖暗埋段隧道长1096.3米,两端连接道路长556.2米。其中,明挖段北侧部分经过中山路、南侧部分经过彭刘杨路,地面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密集。
该工程于2018年7月进场,建设周期为40个月,前期主要施工内容为管线迁改、围护结构施工、高压旋喷桩、抗拔桩、中立柱、冠梁及支撑、降水井、土方开挖等。建设方武汉地产集团介绍,前期管线迁改次数、种类多且体量大,迁改路由狭小且工期紧。为此,该工程采用分期围挡以保证施工时道路通畅。
施工方武汉市市政集团介绍,该工程与在建地铁5号线工程平行设置在同一建设期内,南侧明挖段与地铁5号线盾构区间最小净距仅为0.8米,与地铁5号线彭刘杨路站最小净距仅有3.5米,北侧结构与地铁5号线昙华林站最小净距仅有4.5米,施工难度很大。
在设计阶段本工程就已多次与地铁5号线进行了对接,并在围护结构、支撑形式、分区段开挖等多处做出相应调整.
为保证近接施工安全性,本工程增加了高压旋喷桩止水加固,加强支撑体系,进行平行、交叉施工。
盾构隧道直径内陆最大
记者了解到,该工程施工风险、难度大,其中盾构隧道段长度为1390米,是内陆地区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
武汉地产集团介绍,盾构段采用单管双层方案,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60公里每小时,而盾构管片外径15.4米、内径14.2米、管片厚度0.6米,是目前内陆地区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
施工方中铁十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期盾构机将穿越泥岩、页岩等17种地层,地层转换频繁,岩层最大强大高达200MPa;同时区间含有730米岩溶强发育地层,勘探见洞率超过40%,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地层被誉为“地质博物馆”。
对地面沉降控制要求极高,施工风险大。武汉地产集团介绍,盾构始发后将下穿武昌古城区,连续在房区下方穿越长达850米,涉及民房550余座;下穿高频运营的京广铁路、黄鹤楼景区核心地带及蛇山地下人防工事,距黄鹤楼仅5.4米;侧穿武昌实验中学、武汉市三十三中学等众多敏感地区。
目前,该项目盾构始发准备工作还在紧密进行中。
计划2020年4月盾构始发
武汉地产集团介绍,该工程不仅是一个土建项目,同时还是一个科研项目,工程参建各方成立了和平大道南延项目科研创新小组,科研创新小组已确立六个研究课题。
记者了解到,课题主要利用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提高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各参与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BIM应用,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
该项目盾构始发预计在2020年4月左右掘进,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武昌古城区的交通出行条件,缓解中山路—白沙洲大道的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