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30 来源:楚天都市报 点击率:
烈日下,在南湖大华公园世家小区三期内,十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对地面停车场进行海绵化改造。改造完成后,这里将具有存蓄雨水的功能,降低下大雨时路面渍水的概率,该小区也将变身海绵化小区。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洪山区正开展“保军运80天水污染治理攻坚行动”,9月30日前,完成东湖、南湖汇水区140个小区及公建单位的雨污分流改造、海绵化改造等项目。
清晨就开工 避开高温期
“这片停车场已经基本腾出来了,可以进场施工了。”昨日清晨,负责在大华小区三期海绵化改造的项目负责人杨汉明接到小区物业经理的电话,便召集工友们带上机械设备进场开工。他告诉记者,天气酷热,中午不能施工,工期又紧,每天必须早点动手。
2016年南湖发生严重渍水时,这里最深处积水没过小腿。本次的海绵化改造,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里的渍水问题。
杨汉明说,在这个小区施工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到处停满了车,需要一处一处协调出施工空间。“我们一般至少提前三四天和物业方面协调,对某处停车场的车辆通知业主挪车,还不能几处同时开工,增加小区内的停车困难。”
物业经理告诉记者,小区建成七八年了,地下停车位少,大约有三四百辆车停在地面车位或者通道边,这些停了车的地方,海绵化改造只能一片一片做。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B8栋侧面的一处地面停车场,大约60米长,有30多个车位,是用的普通硬质砖进行铺装。
只见工人徐贵红先用铁锹等工具,在停车场中部铲开一条约半米深的槽。他说:“这是海绵改造需要开挖的深度,我们先检查下面有没有管线,避免一会儿机械开挖时造成破坏。”经检查,地下没有管线,可以施工。
汗水滴地上 瞬间蒸发了
挖掘机随后对停车场进行开挖,在挖掘机作业的同时,李复东、高宣传等师傅在挖开的地方进行平整,如果遇到挖出的建筑垃圾等异物,还要换土回填。此时已临近中午时分,烈日高悬,工人们汗如雨下。杨汉明招呼道:“中午温度太高了,喝多少水就会流多少汗!我们下午3点后再施工。”
午后,工人们用白色的透水土工布覆盖停车场底部,随后,周明光等人抬出一根根黑色的管子,也用土工布进行包裹。
记者看到,这根黑色的管子上,一半有小孔,另一半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海绵项目专用的穿孔排水管,埋在地下后,可以将“海绵”中多余的雨水送往雨水井排走。“埋管子的时候,有孔的一侧朝上,让水流可以渗入,包上白布,是避免填埋后泥沙堵住小孔和管道。”
下午,闷热依旧难当。工人们蹲在地上,用棉质的土工布一圈一圈地缠绕在直径14厘米的管道上。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一滴滴滑落在地上,瞬间蒸发干了。
将管道铺设好后,挖掘机开始填埋最底层的碎石。再往上一层,要铺设透水混凝土、中粗砂,然后铺设表面的透水砖。
倒出一瓶水 透水砖“喝干”
大华小区的海绵改造正在紧张施工,而位于雄楚大道的水工程生态研究员宿舍,作为首批项目,这里的海绵化改造已经基本完工。
记者随后前往现场看到,小区内地面停车场、步道都已经铺上了透水砖。施工方负责人王工拿出一瓶水倒在地上,只见透水砖迅速“喝”了进去,只在表面留下手掌心大小的水痕,很快就消失不见了。而在另外一处没有改造的地方泼水,水则顺着硬质砖流淌了很大一片。
“这就是海绵工程的好处,降雨时,雨水通过透水砖迅速渗入地下,四五十厘米的海绵层内,中粗砂、透水混凝土、碎石都能储存一部分雨水,多余的再通过地下埋的穿孔排水管流进雨水管网排走,避免所有雨水都在地面流淌。”
除了生态化停车场的改造,这个小区内还建设了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设施。在小区拐角处一个小花园,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原先是一片杂草地,他们改造成了雨水花园。“草坪下方四五十厘米处,和生态化停车场一样埋着整套海绵系统,还专门挖出两条植草沟,表面也种上草皮,在下大雨时,便于雨水顺着沟流入一旁的雨水井,避免乱流造成路面渍水。”
9月底完工 攻坚战高温
洪山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正在开展“保军运80天水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以控源截污为重点,全力推进雨污分流和混错接改造。9月30日前,东湖、南湖汇水区内,将有140个小区及公建单位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具备条件的,同步完成海绵化改造。
据介绍,通过对小区、单位的雨污分流和海绵改造,可以缓解小区内的渍水、减轻下游雨水管道排放压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达到“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放通畅、面源污染削减”的目标。
利用海绵设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等功能,使小区排水水质提升,降低由初期雨水冲刷形成的地表径流污染物的浓度,从而在源头上减轻水污染,保护湖泊河流免受污染物的影响。
据介绍,雨污分流改造是海绵化改造的前提,只有将小区内雨污合流的管道彻底分开,海绵化项目的雨水进入雨水管道排走,才真正达到了改造的目的。为了完成9月30日的目标,不少人员都在高温下坚守岗位,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