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市政工程协会官方网站!

学术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协会工作-学术交流
试论以人为本,建立安全质量目标的基本要素

发布时间:2015-08-19  来源:  点击率:

十堰市市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现场任何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人、财、物的损失,更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企业的声誉。而企业的声誉、市场、效益以及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则不言自明。因此,如何进一步持续有效地对施工过程中一切影响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施工和控制,使施工现场的各类资源保持最优状态和最佳组合并且安全、科学的将建筑用材料生产成半成品或成品,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使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项目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以期获得更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等综合效益,学习和整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并通过实践加以逐步改进和完善。笔者认为以人为本,建立安全质量目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点:体系的建立的条件、体系建立的作用、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和构架,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

一、体系建立的条件

1、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想尽办法克服不安全因素”和“创造适宜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并规范人的行为”的科学。自改革开放以来,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日趋完善,近十年来,随着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不断创新,安全技术、工程质量管理更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以场容场貌为基础、安全生产为突破口的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概念的提出,相继形成了一系列加强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措施规定和检查标准。经过建筑行业各级各类人员多年的管理实践和艰辛努力,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得以不断充实和规范,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开始步入良性发展阶段。施工工地基本达到规范化工地的要求。这些都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是体系形成的前提条件。

2、 质量管理和效益管理的实践为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模式

  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效益管理走上相互依存道路,实践证明,质量体系认证活动对规范企业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有效手段使所有影响产品质量或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并使之有效运行的文件化体系;通过内部审核和不断针对各种不合格采取并落实纠正措施,确保企业安全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控,为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3、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随建筑市场的进步而不断更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近几年来,施工项目逐步趋向量多面广的态势发展。企业每年要完成不同工程项目规模数亿的施工任务,要求在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每个环节上都要严格把关,不能有任何疏忽和放松,而现有的各个项目经理部班子与众多的劳务分包、专业分包队伍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都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做多”与“做好”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安全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面临这样一个新的局面,安全质量管理模式与思路的创新和探索就现实的摆在企业管理者的面前。因此,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实施企业体系认证、项目业主管控、社会监督,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团队管理上水平、上台阶,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体系建立的作用

  体系建立是项目安全和产品价值的体现,“安全出效益,管理出精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长效管理”。安全文明,以人为本,是建立和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所有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的制订和贯彻,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创造适宜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并最终确保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工程合格的目标。预防为主,长效管理,是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施工全过程中要求参建各团队要进行重点防范,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防止事故隐患和事故发生,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施工中倡导动态、长效、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

  三、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和构架

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管理施工保证体系是以安全生产和生产合格以上产品为目的,由确定的组织结构形式,明确的活动内容,配备必须的人员、资金、设施和设备,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去展开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保证。

  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应符合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和施工管理制度现状和特点。

  建立和保持本体系正常应用:响应市场需求,符合建筑企业管理特点;满足企业发展目标和体系持续改进要求;体系内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一经确定,要做到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安全生产和项目施工管理是在安全生产和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中运作的,为了使体系成为有形的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要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

  安全生产和项目施工管理是项目管理参建者制定了模式的要素要求及其运行管理程序;文件对实务性操作细则和技术要求,也是体系评价和审核的依据材料。为保证“文件”执行的有效性,制定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制度应与国家法规和上级规定的一致性, “文件”补充和不断完善的可能性,以及“文件”的权威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控制问题。

  文件对参建者要明确提出工作目标、检查有依据、运行有记录,达到责任明确、岗位落实、管理到位的事事不缺位。

项目经理部应持有的文件主要有:(1)安全生产保证手册及其附件资料(支持性文件清单、记录清单和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施工保证计划编制指南等)。(2)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保证计划。(3)原始记录、及时签审。按项目进度和工作状况及时上报到项目决策层,使项目时刻处于决策层的控制状态,为项目的投资、进度、安全生产、竣工安全运行打下可靠基础,使项目发挥最大效能。

四、加强“以人为本”管理

  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施工是一个富于逻辑的概念。生产和施工是主导的,不生产、不施工就谈不上其他,但生产和施工必须首先抓安全事故或控制指标性等级事故,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因为劳动者是最可贵的。因此,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

  人是安全生产和项目管理的主体,与此同时,人也是安全生产和项目管理者客体之一。作为实施的主体或控制者的人,需要有适宜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以确保其人身安全和健康,并有助于工作绩效的提高。作为项目实施的客体,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警钟长鸣安全意识,以及遵章守纪、自我保护和提高防范事故及其隐患的能力,从而形成规范的行为以满足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所以,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要同时加强“对人的管理”和“对人的服务”两个方面的工作,使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于一个辩证的统一体。

五、满足“持续改进”的要求

  在安全、项目质量管理要素中,持续改进就是指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的活动、过程、结果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持续提高。因此,持续改进是企业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所追求的永恒目标。

要满足持续改进的要求,就要进行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持续改进纳入文件等活动。实施持续改进,并不仅仅是对存在的和潜在的不合格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和事故隐患的发生与再发生,从而保持安全生产、项目质量管理目标要素的有效运行,从而实现体系始终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和项目质量管理目标科学、有效运行的有效性。

  • 湖北省市政工程协会微信公众号